摘要
考虑到土遗址夯筑本体水敏性和稳定性较差的特性,以及长期受自然因素营力作用的影响,采取科学的修复材料补夯的措施可有效抑制土遗址本体残损的进一步发展。以河南地区典型粉砂土为研究对象,制备不同配比石灰-偏高岭土改良材料,研究其对基准土样强度性能的影响和微观机制,并对比分析水硬性石灰土。结果表明:对比NHL,综合考虑石灰-偏高岭土对基准土样击实特性、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强度增长率的影响,采用6﹪-8﹪石灰+4﹪偏高岭土改良粉砂土,在强度特性方面达到了水硬性石灰的修复性能,实现了对粉砂土更好的改良效果。结合SEM发现,掺入偏高岭土后生成的水化产物,可联结土体颗粒、充填空隙,使改良土微观结构更加致密。
-
单位中原工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