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优秀的民间文学中,"白蛇传"故事脱颖而出,成为自电影在中国诞生以来最为热门的改编题材;以1926年以来的十三部"白蛇传"的电影改编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其中四部代表作进行深入分析。在系统梳理"白蛇传"电影改编文本特征的基础上,对改编之"同"与"异"进行了探讨,涉及到各文本"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趋同性和差异性,发现观众对于"英雄"的美好想象、对于经典"仪式"的共享和对于影像的代际记忆成为趋同性的基础;不同的时代特征和跨文本理论的相互影响,导致其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