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原州区退耕还林以来"三生"用地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损益进行分析,为该区的国土空间开发与主体功能优化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主导功能原则构建"三生"用地分类体系,在识别原州区2000—2018年"三生"用地类型、分析用地结构与空间格局的基础上,采用当量因子法定量评估"三生"用地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影响。[结果](1)2000—2018年,原州区生产用地减少4 243.68 hm2,占地比例由42.88%降为41.88%,但水浇地和园地面积明显增加;生态用地减少5 673.08 hm2,比例由54.66%降为52.52%,但以林地比例提升为主的内部结构优化特征显著;生活用地扩张迅速,增加10 272.63 hm2,从2.46%提升为6.19%,以城镇面积增加为主要特征。(2)"三生"用地中生活用地面积动态度最高为-3.31%,二级地类中水浇地、园地、城镇用地、林地和草地分别为"生产—生活—生态"用地中动态度最高地类;并且研究前期"三生"用地动态度明显大于研究后期。(3)空间上,以清水河谷为代表的河谷地区主要表现为水浇地和园地的增加;城区和三营镇、头营镇等城镇建设用地扩张迅速;六盘山地和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林地生态用地大幅增加。(4)研究时段内原州区的ESV增加了10.06亿元,供给、调节、支持、文化功能均大幅提升。导致ESV减少的转移流向主要有旱地转为居民点,旱地转为工矿水利用地,草地转为旱地,草地转为工矿水利用地,草地转为居民点,林地转为旱地,林地转草地,其余转移方式均对ESV的增长有益。[结论]研究时段内原州区"三生"用地演化节奏逐渐放慢,ESV逐年提高;"三生"格局变化上呈现出生活用地向中心集聚并向外扩张,生产用地围绕城镇分布,生态用地则向边缘扩张。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