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并发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并予以针对性的防预方案,以降低术后感染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达拉特旗人民医院收治的485例进行全身麻醉患者的临床资料,据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呼吸道感染情况,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分别为42、443例。分析发生组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并发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42例发生呼吸道感染患者标本中共分离出6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40株,占比61.54%(40/65),革兰氏阳性菌25株,占比38.46%(25/65)。与未发生组比,发生组中年龄≥60岁、有吸烟史、麻醉时间≥2.5 h、拔管时间≥2 h的患者占比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水平均较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有吸烟史、麻醉时间≥2.5 h、拔管时间≥2 h及血清TNF-α、IP-10水平升高均为影响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并发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OR=3.168、4.536、3.206、4.411、3.480、3.850,均P <0.05)。结论 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并发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中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且年龄≥60岁、有吸烟史、麻醉时间≥2.5 h、拔管时间≥2 h及血清TNF-α、IP-10水平升高均是造成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并发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故针对上述患者需结合药敏试验及时合理用药,并制定对应的预防措施,以达到降低患者术后发生感染风险的目的。
-
单位内蒙古包钢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