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清華二《繫年》簡56有一地名作■■,對應傳世文獻爲"厥貉"或者"屈貉","■"即"犮"字,與厥、屈音近可通,自無問題;"■"字,整理者未作隸定,[1]後來的研究學者主要有釋"央"、釋"魚"、釋"隺"、釋"貈"等諸説,[2]暫未取得一致性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