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支斑块主动转移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研究

作者:申华; 杨丽霞; 王志坚; 纪征; 刘斌; 李学奇; 贾绍斌; 杨清; 吕赛; 周玉杰*
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9, 47(07): 549-553.
DOI:10.3760/cma.j.issn.0253-3758.2019.07.008

摘要

目的 比较边支斑块主动转移(ATP)技术与即兴支架术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共入选了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于北京安贞医院等6家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1 136例分叉病变患者,PCI术后根据术式分为ATP组(560例)和即兴支架术组(576例)。主要研究终点为1年内靶病变血运重建,次级终点为1年内全因死亡、心原性死亡、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卒中和再发心绞痛。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TP组边支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3级[1.6%(9/560)比7.5%(43/576),P<0.01]、边支急性闭塞[1.3%(7/560)比7.1%(41/576),P<0.01]和边支置入支架的发生率[1.8%(10/560)比7.8%(45/576),P<0.01]明显低于即兴支架术组。术后12个月时,ATP组与即兴支架术组靶病变血运重建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26/560)比4.0%(23/576),P=0.66]。结论 ATP与即兴支架术治疗分叉病变均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由于ATP可以有效降低靶分支血管置入支架的发生率,故其在治疗分叉病变方面具有潜在优势。

  •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吉林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