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镇痛方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影响

作者:李想; 李世傲; 钱嘉天; 钱齐荣; 符培亮*
来源: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1, 15(02): 178-184.

摘要

目的对比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两种不同镇痛方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膝骨关节炎接受单侧TKA采用股三角阻滞(FTB)联合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之间注射局麻药(IPACK)阻滞镇痛40例,为FTB联合IPACK组,以随机数字表法选取同期同病因接受单侧TKA治疗采用鸡尾酒式镇痛混合剂局部注射40例,为常规组。所有患者术后48 h内均接受吗啡自控镇痛(PCA)。主要观察指标:术后膝关节静息和活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以及患肢肌力;次要观察指标:麻醉药物用量、吗啡的总消耗量、活动度以及并发症(如恶心、呕吐)等。统计方法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Student-t检验以及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人口统计、术前疼痛评分和基本生命体征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与常规组相比,FTB联合IPACK组术后各时间点股四头肌肌力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86.10、37.47、56.65、53.16、39.14、56.04,均为P <0.05)。活动痛在术后2、6、12、24、48和72 h的6次观察中,FTB联合IPACK组比常规组的效果明显要好(F=28.33、12.55、24.89、93.35、59.20、45.10,均为P <0.05)。静息痛仅在2、6、12、48和72 h小于常规组(F=44.07、16.50、7.08、5.39、5.14,均为P <0.05)。吗啡消耗量、住院时间和麻醉药物用量明显低于常规组(P <0.05)。术后伤口愈合、感染发生率、皮疹、呼吸抑制、尿潴留和恶心呕吐(PONV)等,两组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结论 FTB联合IPACK有助于增加患者股四头肌肌力、减轻术后早期疼痛和减少术后麻醉药物用量,促进患者早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