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近代,国人对成瘾现象的认识与鸦片烟的流行直接相关,并伴随着鸦片对社会危害的加剧而逐步深入。用以表示成瘾现象的口头俗语,在乾隆朝开始文字化。至嘉道年间,因相关讨论渐多和戒烟断瘾政策的推动,成瘾现象的表达方式和内涵渐趋统一。清末民初,在中西医学知识的交互影响下,"瘾"成为医学专门术语,与日常生活中通俗化的"瘾"相分离,沿用至今。中国近代社会对"瘾"的认知及其变化的历史过程足以体现鸦片输入对近代中国的危害和对国人思维方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