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民国时期城市与乡村中小学教师在日常生活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来说,在以教学为中心的职业生活方面,城市教师更贴近现代教学专业人才;而乡村教师则必须是适应乡村社会文化生活的全能型人才,而且在教学上也不得不成为半新半旧的"两面人"。在经济生活方面,尽管民国时期中小学教师都穷,但乡村教师格外得穷;在消费生活上,乡村教师更贴近和依赖乡村,可以说是农民化的教师;而城市教师生活上更贴近城市工商业生活,是典型的城市市民。在社会生活方面,如何与乡绅处理好关系是乡村教师必须面对的重点和难点课题,与知识阶层之间的交往很受局限;城市教师的社会生活则丰富活跃得多,同时也承受着现代社会更激烈的生存竞争。城乡中小学教师在日常生活上的差异使得整个社会形成对城乡教师社会地位、身份的区别性评价,这就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中小学教师群体的内部分化了。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