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少数民族传统建筑是我国建筑文化的瑰宝,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及科学价值,能够反映少数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及对建造技术的运用,是少数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少数民族物质文明的集中体现。该文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苗族传统村落为例,基于景观基因理论与方法,对苗族传统建筑景观基因识别并分析其特征。研究表明:苗族传统村落建筑主要分为民居建筑、公共建筑、神圣建筑三种类型;苗族特色民居建筑的材质基因由页岩、夯土、杉树组成,形制基因由"柏棕"(侧开间)、堂屋和吊脚楼或厢楼组成,功能布局基因由生活、巫祭组成,建筑构件基因由微微翘起的马头墙、图案丰富的脊刹、带有民族符号寓意的窗花、具有巫傩文化特征的木符组成;建筑肌理基因则是由顺应地形、自然崇拜和风水学说三要素组成;苗族公共建筑包括:屯堡哨卡、寨门、招财桥;神圣建筑基因主要包括:"图久东"(山神土地庙)、盘瓠庙、辛女庵、白帝天王庙、飞山庙、伏波庙。苗族传统建筑景观基因主要体现出了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特征,体现了苗族的自身文化特征,以及少数民族在融合过程中的相似性特征。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