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代统治者通过征书将"天下"文献收贮于"四库馆阁"中,从而改变清代的文献收藏现状;通过对采进书籍进行定性、誊抄、装帧的管理及对"四库馆臣"的"佣书"现象进行限制,从书籍来源角度保证了《四库全书》的"官定"权威与时人阅读的文本来源。同时,清代统治者通过设立"七阁"并允许时人入阁抄阅,使得《四库全书》的知识体系与思想价值以系统、有序的形式向全社会开放和传播,以便实现"稽古右文、聿资治理"的政教意图及其最优接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