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陈子昂兴寄说的原始文本语境由《修竹篇序》和《修竹篇》构成。它们共同营建出一个完整的意义空间,具有互相证明、彼此生发的关系。《修竹篇》系典型的"比兴体"诗,通篇托喻儒家君子端直、高远的理想、抱负。由此可知"兴寄"之"兴"当以"托喻"为第一要义;且其内容、功能不仅限于美刺讽谏。《修竹篇》的意脉、用典与齐梁间同主题文本存在高度近似,可见陈子昂表面斥责齐梁"兴寄都绝",内里则颇受齐梁诗兴寄品格之影响。《修竹篇》融汇了晋宋、齐梁体的结构、声韵、修辞特征,这说明陈子昂标举"兴寄",但并不鄙弃诗歌形式问题,且不以汉魏典范为唯一取法对象。通过体察《修竹篇》的理论意义,今人可对中国古代诗学中理论批评与实际创作彼此关怀、相得益彰的特征产生更深入的理解,亦能更为自觉地省思古代诗学概念、命题诠释的"语境优先"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