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知行合一”是阳明学研究中引起较多讨论的一个问题。有的学者倾向于从“同质的时间差”的角度来理解阳明的知行关系,这一理解与对阳明“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命题中“始”与“成”的诠释有密切关系,持这一观点的多数学者都倾向于将其解释为“开始”与“完成”,这样的话,知行之间存在极短的时间差就是很自然的事情。这种对“始”与“成”的理解是有问题的,而佐藤一斋的看法更有道理,他主张“始”与“成”应该被理解为“方始”和“作为”(或“表现”),在这种理解中,知行就是一种体用同时的关系,而不是先后关系。阳明上述命题中的“始”与“成”的用法,应该来自《易传》的“乾知大始,坤作成物”。因此,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与其易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阳明的易学思想中,乾坤是体用同时的关系,由此可以推断,知行也是体用同时的关系,而不是时间先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