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莪术抗阴道炎的机制研究

作者:黄志琼; 刘丽; 杨洁; 陈晶晶; 林文静; 温高静; 吕杰强*
来源: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 32(09): 1265-1268.

摘要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莪术治疗阴道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搜索莪术中的成分,结合"OB≥30%、DL≥0.12"筛选莪术活性成分。从TCMSP数据库中获得莪术有效成分对应的靶蛋白,在UniProt数据库中获取靶蛋白对应的基因名称,通过GeneCard和OMIM数据库检索与阴道炎相关基因,采用Excel筛选分子和靶标筛选莪术活性组分与阴道炎的共同靶标,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采用Cytoscape网络可视化软件,构建"阴道炎-基因-靶标-莪术"相互作用网络;借助Cytoscape的Cluego分析工具和Perl、R语言进一步进行基因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以探究莪术抗阴道炎的作用机制。结果:莪术可能是通过直接作用于孕酮受体(PGR)、组织蛋白酶(CTSD)、核受体辅激活蛋白2(NCOA2)、雌激素受体(ESR1)、类视黄醇X受体(RXRA)等蛋白靶点,并通过调节雌激素信号通路、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达到其治疗目的。GO分析结果表明莪术主要通过类固醇激素受体、转录因子活性、配体调控特异性序列DNA结合、核受体活性等作用发挥分子功能;通过女性妊娠的母体过程、妊娠的乳腺分支导管、前列腺上皮形态形成、分支导管参与乳腺导管形态发生等作用发挥生物学功能。结论: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初步揭示了莪术抗阴道炎的潜在调控网络,为其后续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