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低钙血症与隐性失血量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白颖; 于淼淼; 金丽鲜; 李智敏; 李华杰; 孔月月; 周宁*
来源:实用骨科杂志, 2023, 29(07): 609-613.
DOI:10.13795/j.cnki.sgkz.2023.07.015

摘要

目的 探讨术后低钙血症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隐性失血量及输血比例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术后转入ICU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共148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51例,女97例;年龄67~97岁,平均(84.3±8.1)岁。根据白蛋白校正血钙浓度,校正后血钙低于2.11 mmol/L定义为低钙血症。148例转入ICU的患者中发生低钙血症74例(50.0%)。在术后转入ICU即刻采集血样,记录术后及术后第2天的血钙、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 HCT)、白蛋白、Charlson合并症指数(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 CCI)、术后输血量,根据公式计算患者术后2 d内的隐性失血量,采用一元及多元线性回归进一步分析引起术后失血量增加的危险因素。结果 低钙组和正常组的Hb及HCT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钙组的输血比例(87.8%)明显高于正常组(51.4%),P<0.001。低钙组的隐性失血量为523.8(159.6,993.8) mL,显著高于正常组357.3(80.7,594.8) mL,P=0.005。低钙组的输血量为400(400,400) mL,显著高于正常组200(0,400) mL,P<0.001。低钙组ICU住院时间明显长于正常组(P=0.043)。术后失血量增加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骨折类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输血量、低钙血症(P<0.05)。结论 术后低血钙患者隐性失血量显著增高,输血率及输血量更高,且显著延长ICU住院时间。骨折类型(转子间骨折)和低钙血症是术后失血量增多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临床医生应关注术后低钙血症,注意术中钙离子的补充,优化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管理。

  • 单位
    北京积水潭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