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二十世纪以来,创伤理论被广泛应用到文学文本之中对创伤人物进行分析。多数作者对于创伤治愈的方法沿用朱迪斯·赫尔曼提出的三阶段治疗法,主要强调创伤幸存者应当直面过去,讲述自己的故事,并且同社会及他者建立联系。然而这种创伤治愈理论却给女性幸存者提出一个难题:“建立社会联系”是治愈创伤至关重要的一步,但“直面过去”后决定追求新自我的女性却常受社会的排斥,无法为新的自我争取生存空间。通过分析两部经典女性作品凯特·肖邦的《觉醒》和托尼·莫里森的《秀拉》之中埃德娜和秀拉两个人物的创伤重复、尝试自愈、必然失败的过程,更能形象地展现出女性追求创伤自愈的难题所在,指出创伤治愈理论对于幸存者本人的强调忽视了造成创伤的社会原因,有利于学者进一步完善创伤治愈理论。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