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的腹膜转运特性与体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颈动脉(carotid)内膜-中层厚度变异性(intima-media thickness variability,IMTV)间的关系。方法选取随访的维持性腹膜透析6个月以上的患者通过PET将患者分为高通透性组(D/P>0.65)和低通透性组(D/P≤0.65)组。根据PET结果制定PD处方,使每周肌酐清除率CCr>50L/W·1.73m2,Kt/V≥1.7。同时测定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肌酐(Scr)、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HDL)及血压。并予以颈动脉内膜血管彩超检查,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 variability,IMT)。6个月后,再次测定上述血清指标及行超声检查,血检指标取2次检测结果的平均值,并根据超声检查结果计算6个月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变异性(IMTV),分析不同腹膜转运特性患者体内Hs-CRP水平、Scr、血压、TCH、HDL、IMT、IMTV间的差异性,并分析影响IMTV的因素。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MPD高通透性组患者的Hs-CRP水平、平均动脉压(MAP)、IMTV等明显高于低通透性组(P<0.05),HDL水平明显低于低通透性组(P<0.05),而IMT无明显差异(P>0.05)。②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患者体内IMTV与Hs-CRP水平、MAP、腹膜的通透性(D/P值)等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与SBP、DBP、TCH无关。③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影响IMTV的独立危险因素有Hs-CRP水平、D/P值。结论①高通透性组的微炎症状态重于低通透性组,微炎症状态和腹膜转运特性是影响MPD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变异性的主要因素。②控制PD患者尤其是腹膜高转运状态PD患者体内的微炎症水平对降低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变异性、延缓动脉硬化并减少MPD患者心血管事件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 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