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人民银行通过构建利率走廊,引导短期市场利率向目标利率靠近,但市场利率常态化突破利率走廊上下限,即“利率走廊渗漏”。本文分析我国现阶段利率走廊渗漏现象,并结合美国经验,发现其不仅与市场供需流动性结构性不对等和抵押品限制等客观因素有关,还存在“贴现之耻”等主观因素,通过运用MSMH(2)-VAR(1)检验了中国利率走廊发展阶段曾出现的利率走廊上限常态化渗漏现象,得出结论:一是市场缺乏流动性容易引起利率走廊上限渗漏现象;二是受外部利率冲击容易引起利率走廊上限渗漏现象;三是抵押品成本越高越容易引发利率走廊上限渗漏现象;四是合理的通胀有助于抑制利率走廊上限渗漏现象的发生。因此,本文建议完善利率走廊制度设置、加强需求方流动性的可得性,同时完善利率市场逻辑,增强需求方贴现意愿。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