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结肠腺瘤经内窥镜黏膜切除术(EMR)后边缘热消融对减少腺瘤复发方面的效果及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纳入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在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消化内科门诊/住院行结肠镜检查并行EMR的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热消融组和对照组,各44例。热消融组在EMR后通过小鞘尖端软凝固对腺瘤边缘进行热消融处理;对照组仅做EMR。随访1年,比较2组患者腺瘤复发情况及各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随访1年后复查,热消融组腺瘤复发率[6.82%(3/44)]低于对照组[22.73%(1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3,P<0.05)。2组EMR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级别腺瘤、腺瘤直径大于或等于40mm、零星切除及边缘热消融是影响腺瘤复发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腺瘤直径大于或等于40mm是导致EMR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2.033,P<0.05];边缘热消融是腺瘤复发的保护性因素(OR=0.733,P<0.05)。结论 EMR后黏膜缺损边缘的热消融显著减少了首次复查结肠镜时的腺瘤复发,这种简单且安全的技术的常规实施可以提高EMR的效用,减少结肠镜监测负担,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