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行肝脏移植手术的肝肾综合征病人麻醉处理的探讨

作者:夏杰华; 黄文起; 肖亮灿; 黑子清; 徐康清; 窦云凌; 朱艳玲
来源: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2005, (02): 65-68.
DOI:10.3760/cma.j.issn.1673-4378.2005.02.001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合并肝肾综合征(HRS)病人行肝脏移植术中应用体外静脉静脉(V-V)转流与非转流以及连续输注多巴胺等处理对围术期肾功能的影响,探讨HRS病人肝移植术中的肾功能保护方法。方法 30例合并肝肾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A(n =15 )、B(n =15 ) 2组,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肝脏移植术。术中加强血流动力学、尿量、体温等监测,术中各时期及术后2 4h测定血浆尿素氮(Bun)、血肌酐(Cr)水平。其中A组建立V-V转流,B组则不采用V-V转流。2组均通过适当的扩容和连续推注小剂量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维持血液动力学的稳定,并给予连续输注速尿(furosemide)和三甘氨酰基赖氨酸加压素(Terlipressin)等措施保护或改善肾功能。结果 A组术中血液动力学基本稳定。B组于无肝期HR明显加快,CVP、MPAP、PC WP有明显降低(P <0.0 5 ) ;新肝期期间,2组病人CVP、MPAP、PCWP水平均有明显的升高(P <0.0 5 ) ;手术平均时间、无肝期平均时间、多巴胺、速尿和Terlipressin平均用量等差异均无显著性(P >00 0 5 )。A组病人Terlipressin平均用量6. 80±0 .95mg ,B组病人Terlipressin平均用量(6 75±1 0 5 )mg。A、B两组尿量、Bun、Cr水平在无肝期前的各时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 5 ) ,但随后各时期中,A组均优于B组(P <0 .0 5 )。结论 无肝期?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