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张爱玲在小说《年轻的时候》中塑造了一系列异国形象,并通过本土人物潘汝良对于异国文化的态度转变,在他者化的过程中同时传递出社会集体想象以及作家本人的形象。对于他者与自我形象的建构,张爱玲以一种平等不偏的目光切入,透过潘汝良这一人物,既揭露了现代眼光下的中国旧式文化,又描绘出中国人眼中的异国形象。通过对沁西亚这一异国人物的塑造,张爱玲深刻地揭露出超越国界、性别的人类生存重压,从而探寻到中外形象的共通之处。从形象学的角度出发,为分析张爱玲笔下异国形象背后的社会影响因素及个人创作倾向提供了新的视角。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