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及InterTan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4月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通过术中固定方式不同分为PFNA组和InterTan组,每组47例。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Harris评分及随访期间并发症。结果两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早期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FNA组的手术时间短于InterTan组,术中出血量少于InterTan组,术后24 h引流量多于InterTa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整体分析:两组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与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进一步两两比较,两组术后6、12个月时Harris评分均高于术前,且两组术后12个月高于术后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随访期间,PFN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InterTa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PFNA及InterTan内固定的效果相似,对于全身状况较差的患者可选择PFNA内固定减少损伤,而全身状况良好的则可选择InterTan内固定降低远期并发症。

  • 单位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