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新诗发展百年之际,检讨中国具有标志性的诗人的创作及其资源,非常必要且具有特别意义。其中,艾青在"朦胧诗"之前的诗人中,尤其具有代表性。艾青近70年的创作,以延安文艺座谈会为界,可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借重西方诗歌和语言资源尤多,其欧化的特征也较为明显,无论是从语言格调、还是从表现方法来衡量,都是如此。不过,他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到40年代达到创作高峰期间,他的诗歌语言欧化的特征逐渐淡出,语言格调和表现方式愈来愈中国化。这种特点在中国新诗的百年发展中具有普遍性。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新诗,在学习西方乃至化西为中的过程中,表达的欧化特征,是一种必然现象,通过学习、借鉴欧化的格调与表达方式,最终扩展了现代汉诗乃至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