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深入探讨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优青”)项目对青年人才成长的支撑及促进作用,本文以2012年首批“优青”获得者为研究对象,建立个人信息及论文数据库,剖析“优青”获得者科研产出、科研合作角色转变和人才成长及流动特征等。结果显示,“优青”基金对科研产出有积极推动作用,但对科研产出影响力提升幅度有限,2012年获评的男性和女性“优青”科研产出尤其基金产出数量基本相当;多数“优青”在获资助后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数量减少,而通信作者论文显著增多,体现了“优青”获资助后在团队合作中承担角色发生转变;2012年“优青”中已有177人获得“杰青”项目资助,实现了从“优青”到“杰青”的有效衔接;总计51位“优青”存在职业流动现象,流动高峰为获“优青”的第7年,以43岁的“优青”流动人数最多,经济发达的京津冀、江浙沪和粤港澳是“优青”人才流入热门地区。广大学者和学校都应该充分利用“优青”项目的有力支持,杜绝过度头衔化,真正为中国的科研事业添砖加瓦。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