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索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比值(PNR)的动态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9年9月—2020年8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就诊的急性脑梗死发病4.5 h内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溶栓前后NLR和PNR的动态变化分为NLR升高组和NLR降低组、PNR升高组和PNR降低组,观察记录各组患者全因死亡、脑出血的发生及溶栓后90 d神经功能,探讨NLR及PNR的动态变化与不良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患者114例,其中NLR升高组58例,NLR降低组56例,与NLR降低组相比,NLR升高组具有较高的mRS评分(P<0.001)、全因死亡率(P=0.001)、脑出血发生率(P=0.017)和较低的Barthel指数(P=0.02),并且溶栓后NLR升高(OR=0.44,95%CI:0.26~0.77,P=0.004)是脑卒中患者90 d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NR升高组57例,PNR降低组57例,与PNR组升高组相比,PNR降低组具有较高mRS评分(P<0.001)、全因死亡率(P=0.020)、脑出血发生率(P=0.014)及较低的Barthel指数(P=0.011),并且溶栓后PNR降低(OR=2.06,95%CI:1.23~3.45,P=0.006)是脑卒中患者90 d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静脉溶栓后NLR升高、PNR降低与脑卒中患者90 d预后不良相关。
-
单位徐州医科大学; 第一临床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