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世纪晚期,发达国家相继出现人们努力工作却仍然贫穷的"工作贫困"现象。"工作贫困"是强调"市场独大"的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的直接产物,具有结构失调性、隐形性、综合弱势性、扩散性等内在属性。西方学界关于其治理模式大致分为"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两大阵营,但都具有二元对立和非整体性的缺憾。中国本土化的"公私范式"能克服此类缺憾。"工作贫困"的实质是一种"公私两无困境",即支撑工作的社会基础,既不存在体现个人合法权益和横向私人联结的"私",也无彰显公平正义的国家和制度之"公"。从本体论和认识论角度上看,维持公与私的动态平衡性是克服"公私两无困境"的关键所在。为此应在制度和社会联结等方面,重新构建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