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海岛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人居海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对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及实现海洋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组合权重和集对分析法对2008—2017年中国12个海岛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时空演化格局、子系统发展态势及陆域—海岛差异进行研究,并结合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其时空格局的影响因素和演化机理。结果表明:①时间序列上,海岛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整体提升,县区间差异趋于缩小。空间分布上,总体呈现由低水平不均衡格局向高水平均衡格局演进的趋势,南北差异分界明显,省域经济影响深。受地方政府决策影响,子系统服务之间发展失衡,教育、医疗低水平区域"追赶效应"明显,社会保障地区差距仍旧悬殊,且优劣势"区域化"特征突出。陆海统筹背景下,海岛县基本公共服务发展劣于陆域地区的非均等问题仍有待破解。②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出能力、海陆开发空间、人口规模与分散程度等影响因素通过内在基础、外部环境以及基本公共服务供需两侧四个方面,共同作用于海岛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时空演化。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生态协同发展,可有效促进人居海岛可持续开发。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