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A引导下注射聚多卡醇和鱼肝油酸钠硬化剂对比格犬隐静脉的影响

作者:黄晓霞; 梁奇伟; 冯惠岗; 庄炜钊; 林桂仪; 王浩; 邢会杰; 陈汉威; 黄益*; 李龙*
来源: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19, 7(02): 151-154.

摘要

目的:比较DSA引导下注射两种常用泡沫硬化剂聚多卡醇和鱼肝油酸钠对比格犬下肢隐静脉血管璧的组织学损伤。方法:成年健康比格犬12只,随机分为聚多卡醇组和鱼肝油酸钠组,每组6只。DSA透视下行隐静脉造影,聚多卡醇组于左前、左后、右后肢注射1%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鱼肝油酸钠组于左前、左后、右后肢注射5%鱼肝油酸钠泡沫硬化剂。注射后30 min、2 d及28 d,采集隐静脉标本进行HE和Massion染色,光镜下对比观察犬隐静脉血管壁内皮及中膜的组织学变化。结果:两种泡沫硬化剂均可致犬隐静脉血管内皮损伤和中膜增厚;注射后30 min,两组病理上均可见内皮细胞部分丢失,中膜层平滑肌增厚,组织学未见明显差异;注射后2 d,聚多卡醇组的中膜损伤率高于鱼肝油酸钠组[(63.6±9.4)%vs.(49.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后28 d,两组的内皮细胞完全脱落,中膜层平滑肌增厚,甚至延伸至外膜。聚多卡醇组血管壁内皮脱失率随时间延长无明显变化,中膜厚度随时间延长增大,鱼肝油酸钠组血管壁内皮脱失率随时间延长而加重,中膜厚度随时间延长增大。结论:聚多卡醇和鱼肝油酸钠均可对血管内皮和中膜造成损伤,长期对血管作用均产生胶原纤维化,聚多卡醇对血管产生纤维化的作用较鱼肝油酸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