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医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中医学相结合的产物,以五行生克乘侮规律概括性地阐释了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体表与内脏的复杂有机联系以及机体与外在环境的统一性,并指导遣方用药、防病传变等。历代医家对中医五行的阐释不断完善,产生了五行生克关系,最终《黄帝内经》的问世才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以生克乘侮来解释和推演人体生理病理关系的理论体系。文章通过对五行的沿革、五行与五方关系、五行的气化递转及病传规律和五行相关临证经验等展开论述,旨在探讨中医五行生克乘侮的核心内涵——区域空间性和能量流动性。研究指出五行中每一行都是一个相对独立又相互流通的区域空间,并通过表里经络扩展了其空间的外延。某行触冒邪气或内伤七情,都会引起该行的寒、热、虚、实之变,进而导致通过该区域空间的能量流转不利,所以五行的相克、相乘、相侮都有其空间和能量基础。以区域空间来看待五行的层次传递,可以更好地扩大针灸的取穴广度,为临床“就近取穴”提供理论支持。临床取穴就可灵活而多变,可在五行的本行经络取穴、在五脏所在的环状区域就近取穴、在其区域的上下出口取穴、也可在五脏的表里相关区域取穴,从而进一步达到指导临床诊疗的目的。

  • 单位
    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