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2006—2015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

作者:窦彦蓉; 许长沙; 朱红军; 陆利琴; 周芬丽; 刘小青
来源:江苏预防医学, 2019, 30(03): 309-310.
DOI:10.13668/j.issn.1006-9070.2019.03.026

摘要

目的了解宿迁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宿迁市2006—2015年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6—2015年宿迁市流行性腮腺炎年报告发病率在2.52/10万~52.75/10万,年均16.31/10万。流行曲线呈双峰型,主高峰为4—7月(占54.00%),次高峰为12月—次年1月(占15.30%);男女病例比为1.89∶1,病例年龄绝大多数在0~19岁(92.74%),其中5~9岁和10~14岁组最多,分别占38.55%和33.71%;学生病例最多(71.38%);所辖5个县(区)均有病例报告。10年间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0起,均为学校疫情,冬春季节为高发季节。2008年麻腮风疫苗纳入扩大儿童免疫规划,报告接种率2010—2015年均>95%。结论 0~14岁儿童是高发人群,学生为发病主体,各县区均有发病,适龄儿童疫苗率接种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