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研究氮肥用量和硝化抑制剂对枸杞产量和氮素平衡等的影响,以期为柴达木地区枸杞科学施氮提供依据。设置8个处理,N667、N400、N267、N133、CK处理分别施用纯氮667(当地农民习惯施氮量)、400、267、133、0 kg/hm2,N400I2.00、N267I1.33、N133I0.67处理分别施用纯氮400、267、133 kg/hm2并配施纯氮量0.5%的2-氯-6-三氯甲基吡啶(硝化抑制剂)2.00、1.33、0.67 kg/hm2,测定枸杞产量、植株吸氮量和土壤无机氮累积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枸杞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配施硝化抑制剂可有效提高枸杞产量。2019年N400I2.00、N267I1.33处理的枸杞产量较N400、N267处理分别增加5.8%、5.0%。两年N400I2.00处理的枸杞产量较N667处理分别增加9.3%和6.7%。枸杞的氮肥偏生产力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N400I2.00~N133I0.67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较N667处理增加8.9~45.1 kg/kg。与农民习惯施氮处理相比,减施氮肥及配施硝化抑制剂显著提高植株及果实吸氮量。N400I2.00处理的植株吸氮量及果实吸氮量最高,较N667处理提高18.5%及12.8%。同等施氮量下硝化抑制剂的施用降低氮素表观损失量。N400I2.00~N267I1.33处理的表观损失量较N400~N267处理降低30.7~44.4 kg/hm2。在农民习惯施氮量的基础上减少40%~60%施氮量可保证较高的枸杞产量及植株氮素吸收量。相同施氮量配施硝化抑制剂可显著提高枸杞植株吸氮量,降低氮素表观损失量。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施氮量267~400 kg/hm2同时配施1.33~2.00 kg/hm2的2-氯-6-三氯甲基吡啶为青海省柴达木地区枸杞生产的适宜施氮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