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西部地区某机场站坪、联络道自1991年建成以来,分别于2005年、2007年、2012年和2018年进行了四期改扩建,2012年后道面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接缝破坏、道面脱空、沉陷、错台、断板、碎板等病害。通过系统的调查发现,道面病害均发育于填方区,并沿各期扩建搭接区呈带状强烈发育,表现出填方高度越大、建设年代越久、面积越大,离航站区越近则病害发生类型越多、频率越高、规模越大的特征。经分析,地基土湿陷、冻融、压实度不足、压实不均是道面病害形成的内因,温度场变化、接缝老化、破损、地表水入渗是道面病害形成的外因,道面病害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实践证明,根据病害类型、分布特征、发育程度,采用灌浆、旋喷桩、设置防冻层、隔断层是治理和预防该类病害的有效措施,可为后期改扩建及类似工程的建设、病害防治等提供参考。
-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