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针灸治疗口眼?斜症的用穴规律研究

作者:李丹; 杜嘉; 隋思逸; 夏铭徽; 闫朝升; 孙忠人
来源:中医药信息, 2015, 32(04): 64-67.
DOI:10.19656/j.cnki.1002-2406.2015.04.022

摘要

目的:探讨口眼?斜症的古代针灸处方选穴规律。方法:以先秦至清末为时间范围,收集并整理关于口眼?斜症的针灸处方,录入古代针灸处方管理信息系统;利用频数分析法,从具体腧穴、经脉、部位和特定穴等角度,获取选穴频数分布。结果:使用频数大于30的腧穴包括地仓、颊车、听会、水沟和合谷。阳经及其足三阳经的选用最为频繁;胃经、胆经、大肠经和督脉等具体经脉使用率较高。头面颈项部及其腧穴的选用最为频繁,并以面颊区及其腧穴选用为主。特定穴的使用频数明显高于非特定穴,并以交会穴、五输穴、原穴为主穴。结论:古代针灸治疗口眼?斜症以特定穴为主,采用分部取穴、循经取穴原则。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