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楼子”渊源考

作者:卢文芸
来源:西部学刊, 2022, (19): 55-59.
DOI:10.16721/j.cnki.cn61-1487/c.2022.19.015

摘要

“古楼子”是唐朝出现的一种带肉馅的巨胡饼,见于北宋王谠的笔记小说集《唐语林》。“古楼子”就是现在新疆的肉馕“阔西馕”中的一个种类,可能是由灰埋馕“库买其”转变而来。“阔西”是维吾尔语“肉”的意思,“古楼子”按中古音韵与“阔西”读音相近,是“阔西”的汉语音译,本意也是肉,转而指带肉馅的胡饼,是“阔西馕”汉化过程中省略了部分音节的结果。“阔西”这个词来源于波斯语“肉”(gθ?),公元五至六世纪进入回鹘语。在唐朝,“古楼子”可能是波斯胡商传入,但更可能是回鹘传入中原。现在“gθ?”这个波斯语一方面仍存于维吾尔等新疆少数民族语言中,另一方面仍在中国回族群体中使用并读为“郭食”。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