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沛县2012-2016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集部分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咽拭子、肛拭子开展病原学监测。结果沛县2012-2016年手足口病累计报告6 777例,年均发病率为105.29/10万,各年发病率分别为91.63/10万、59.80/10万、158.06/10万、78.62/10万、139.89/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3-7月病例数占67.7%,11月-次年1月病例数占15.83%。全县27个乡镇均有病例报告,年均发病率居前5位的乡镇为鹿楼(184.86/10万)、栖山(182.49/10万)、城镇(159.30/10万)、杨屯(155.54/10万)、龙固(151.84/10万)。报告病例男女比为1.69∶1,≤5岁组病例占98.20%,散居儿童占96.03%。共检测重症病例标本16份,死亡病例标本1份,普通病例标本360份。16例重症病例中EV71阳性率为87.5%;360份普通病例EV71和CoxA 16、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分别为17.78%、14.44%、23.89%。结论应根据沛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加强高发季节、重点人群、重点地区的防控及病原学监测,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降低手足口病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