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问题与主义"之争是中国近代的重要论争,具有跨越时代的思想史意义。毛泽东青年时期也困惑于"问题与主义"的关系,在发现"多研究些问题"无法解决问题的悖论后,他敏锐地捕捉到,相较于其他"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最能为解决中国问题提供科学视角、理想前景并具有实践可操作性的"主义",因此走上了"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的道路。毛泽东既反对"从本本到本本"的书斋研究和"照搬本本到实际"的教条主义,强调以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方法推动中国问题的根本解决;又超越实用主义工具式主义观,强调"主义"作为集体信仰的特殊意义,追求马克思主义理想的实现。这一理论探索过程不仅与"问题与主义"论争形成跨时空对话,也为新时代提高马克思主义在问题研究中的领导权提供了一定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