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行业/领域碳达峰成本测算及社会经济影响评估

作者:张静; 薛英岚; 赵静; 何捷; 李冰; 张鸿宇; 袁闪闪; 李勃; 黄志辉; 翁慧; 邵朱强; 曹东*; 张伟; 蒋洪强
来源:环境科学研究, 2022, 35(02): 414-423.
DOI:10.13198/j.issn.1001-6929.2021.11.07

摘要

实现重点行业碳减排需要国家、地方乃至企业投入巨大成本,如何核算重点排放行业和领域资金规模以及选取最为经济有效的碳减排措施,是我国碳达峰路径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采用自下而上的降碳技术综合成本评估模型,以我国六大行业(电力、钢铁、水泥、铝冶炼、炼油和石化、煤化工)和两大领域的59项降碳措施为对象,测算了2021—2035年投资成本并模拟了上述投资可能带来的潜在宏观经济影响.结果表明:(1)2021—2035年全国重点行业/领域实现碳达峰累计投入成本为34.0×10~(12)元,其中,2030年前碳达峰累计投入成本为20.8×10~(12)元,年均投入2.1×10~(12)元,约占全国年均GDP的1.5%.(2)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预计需对电力行业、重点工业行业、交通领域和建筑领域分别投资10.7×10~(12)、1.3×10~(12)、5.2×10~(12)、3.6×10~(12)元.铝冶炼行业单位减碳成本最低[624元/t(以CO_2计)],交通领域单位减碳成本最高[47 869元/t(以CO_2计)].(3)碳达峰将通过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重点工业行业节能、交通领域绿色升级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等刺激经济高质量增长,2030年前碳达峰投资累计带动GDP增长约26.2×10~(12)元,每年新增就业岗位约677×10~4个.研究显示,工业是碳减排经济性最高的领域,交通领域实现碳减排需要付出较大的投资成本,碳达峰投资将有效促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