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出血风险及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选择庆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7例,随机分为2组,正常组20例采用0.9 mg/kg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低剂量组17例采用0.6 mg/kg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分别于溶栓前、溶栓24 h及溶栓36 h评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测定血浆D二聚体,记录出血现象。结果与溶栓前相比,2组溶栓24 h、溶栓36 h时的NIHSS评分降低、GCS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溶栓24 h、溶栓36 h时的NIHSS评分和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溶栓前相比,2组溶栓24 h、溶栓14 d时血浆D-二聚体降低;与正常组相比,低剂量组溶栓24 h、溶栓14 d时血浆D-二聚体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出血发生率35.00%,高于低剂量组的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0.9 mg/kg相比,0.6 mg/kg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和昏迷程度并无影响,且对D-二聚体影响较小,可降低出血风险。

  • 单位
    庆阳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