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我国由于误服含吡咯里西啶生物碱(pyrrolizidine alkaloids, PAs)的中草药而导致药源性肝损伤的报道逐年增多。丹酚酸B (salvianolic acid B, Sal B)是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中的主要水溶性有效成分,具有抗凝血和抗氧化等作用。本研究旨在研究丹酚酸B对千里光碱(senecionine, SEN)肝毒性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实验方案经上海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程序均严格按照动物使用和护理的伦理原则进行。实验采用SEN (50 mg·kg-1)单次灌胃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使用Sal B (10 mg·kg-1)进行干预。结果表明, Sal B能显著改善SEN致小鼠肝损伤,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力,并明显改善肝窦内出血、肝细胞坏死等病理状况,血清PAs毒性标志物吡咯蛋白加合物的含量也明显减少。进一步检测凝血、氧化应激和纤维化等相关通路关键因子,发现Sal B可降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的表达以抑制凝血系统,可调节谷胱甘肽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等改善机体的抗氧化应激能力,还可以通过影响基质金属蛋白酶9、转化生长因子-β1、信号传导蛋白和转录激活物3、趋化因子1等肝纤维化相关因子改善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及延缓肝纤维化进程。本研究表明,丹酚酸B对千里光碱肝毒性的保护作用与调控凝血系统、改善氧化应激以及调控肝纤维化相关因子等有关,为临床上应用丹酚酸B治疗PAs肝损伤提供了理论依据。

  • 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药标准化研究中心; 中药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