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癫癎发作对幼鼠齿状回颗粒细胞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 生后第15天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癫癎组50只.对照组30只。癫癎组以海藻酸致癫,对照组幼鼠以相同方法注射生理盐水,2组于注射后第5天经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苷(BrdU)。采用BrdU标记新生细胞,再以β微管蛋白Ⅲ(βⅢtubulin,TuJ1)、钙调蛋白D28k(CaBP)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双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标记早期神经元、成熟颗粒细胞和胶质细胞,观察致癫幼鼠齿状回颗粒细胞的神经发生。另外,采用Timm染色对P15致惊幼鼠于致惊后1及2个月的苔藓纤维发芽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BrdU注射后第7天和第21天,癫癎组幼鼠齿状回BrdU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各自对照组(第7天:244±15与190±10;第21天:218±19与133±12,P均<0.05);BrdU注射后第7天,癫癎组和对照组幼鼠分别约80.2%和78.7%的BrdU阳性细胞同时表达TuJ1(p>0.05);:BrdU注射后第21天,癫癎组和对照组幼鼠分别约60.2%和58.2%的BrdU阳性细胞同时表达CaBP(P>0.05):BrdU注射后第7天和第21天,两组幼鼠均约3%-5%的BrdU阳性细胞同时表达GFAP。P15致惊幼鼠在致惊后1及2个月均未发现内分子层及CA3区苔藓纤维的发芽现象。结论 癫癎发作可增加幼鼠齿状回颗粒细胞的神经发生,这些新生细胞大多数从颗粒下层迁移

  • 单位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