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自20世纪90年代起,各类文学编年史相继问世,其中既有通史性质、断代史性质的,也有分体性质的,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是对1955年陈寅恪在《元白诗笺证稿》中呼吁写作文学编年史的响应。同时,文学编年史通过完整地呈现文学的真实面貌,达到"有效地阻止西方观念对中国文学事实的简单阉割"[1]这一特点也得到学术界的共识。也是自20世纪90年代起,新中国成立后一度比较萧条的传记文学在文坛掀起了一股热潮,且一直持续到现在,各类传记作品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相对而言,传记理论的发展却明显滞后,传记文学史的写作亦不多,编年体的传记文学史更是没有,此种状况显然不利于传记文

  • 单位
    浙江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