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840年代的京师学术圈主要可以分为重视践履工夫、性命之学的理学圈,以及以诗古文辞和经史考据为主的文士圈。曾国藩在身居京师的十数年中,游走于两个群体之间,学术重心发生过三次转向:起初以诗古文辞为志趣,后跟随以唐鉴为首的理学群体践履身心工夫;1843年底进入文渊阁校馆后,曾氏专注文字小学、尊尚清儒汉学;1847年任职礼部,始重视礼制考证和通礼研究,期以礼学经世。在与京师师友广泛论学的促进下,曾国藩分别在诗古文辞、道德性命、训诂考据、礼学等儒学各个领域,都有深入的学习和思考,最终形成其宏大深厚的学术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