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应用神经肽Y(neuropeptideY,NPY)免疫组化标记法及乙醛酸激发荧光法,观察交感神经纤维在人颈椎关节囊的分布,比较2种方法的优异,探讨染色方法的改进。方法17例颈椎C3~7手术切除的颈椎间关节囊组织,分别进行石蜡包埋NPY免疫组化染色,冰冻切片乙醛酸诱发生物单胺递质荧光反应染色。以1%KMnO4预处理载玻片,采用15~20μm的切片厚度,100℃5min,然后80℃2min染色时间和温度。大鼠肾上腺标本作为阳性对照。激发光范围380~420nm高压汞灯为源的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NPY免疫组化法显示,关节囊的部分细小动脉壁和神经束上具有较粗大的阳性物质;乙醛酸激发荧光法诱发生物单胺递质产生黄绿色荧光,多存在于血管壁、滑膜基底层、致密结缔组织中,多为呈网状或放射状分布的较细碎纤维。NPY免疫组化法各颈椎节段阳性率分别为C3~470·6%(12/17),C4~542·9%(6/14),C5~657·1%(8/14),C6~750·0%(5/10),总阳性率56·4%(31/55);乙醛酸荧光染色法各颈椎节段阳性率分别为C3~470·6%(12/17),C4~593·8%(15/16),C5~666·7%(10/15),C6~780·0%(8/10),总阳性率77·6%(45/58)。乙醛酸荧光染色法颈椎节段染色阳性率明显高于NPY免疫组化法,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χ2=5·774,P=0·016),尤其在C4~5颈椎节段差异显著(P=0·004)。结论2种方法均可进行交感神经末梢的定位,提示人颈椎关节囊存在交感神经纤维末梢分布。经过改进的乙醛酸激发荧光法特异性更强。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