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沿线PM_(2.5)中重金属污染特征

作者:李晓宝; 廖祖文; 赵红*; 彭成辉; 谭腾飞; 黄萍
来源:环境科学, 2019, 40(09): 3916-3923.
DOI:10.13227/j.hjkx.201811101

摘要

为研究高速公路沿线PM2. 5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于2018年3~8月分3次集中采集南昌市周边3条高速公路(昌樟、昌铜和温厚)的服务区、收费站、隧道和公路沿线的PM2. 5样品,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仪(ICP-MS)监测了PM2. 5中6种重金属(Cu、Zn、Pb、Cd、Cr和Ni)浓度,分析其污染状况和分布情况,并利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其污染特征、潜在生态危害程度.结果表明,3条高速公路服务区和收费站的PM2. 5和PM2. 5中重金属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高速公路沿线中PM2. 5和PM2. 5中的重金属显示为特长隧道>长隧道>公路沿线、服务区和收费站,重金属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Zn(3. 8μg·m-3)、Pb(10. 2×10-2μg·m-3)、Cr(6. 8×10-2μg·m-3)、Cu(3. 5×10-2μg·m-3)、Ni(1. 5×10-2μg·m-3)和Cd(0. 1×10-2μg·m-3).不同月份PM2. 5及PM2. 5中重金属浓度的显著差异可归结为温度和降水的影响.其中PM2. 5的浓度与温度呈反相关,而PM2. 5中Zn浓度与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主要是由于温度升高加重轮胎磨损和金属腐蚀.高速公路PM2. 5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危害程度表现为Zn和Cd> Pb> Cu> Ni和Cr,其中Zn和Cd污染及危害程度是评价标准中最严重的等级,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应着重考虑交通源的Zn和Cd污染.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