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病理特征

作者:李建鹏; 谢传淼; 张嵘; 李卉; 刘学文; 张赟; 尹韶晗; 吕衍春; 耿志君
来源:中华肿瘤杂志, 2010, 32(05): 363-367.
DOI:10.3760/cma.j.issn.0253-3766.2010.05.010

摘要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瘤(SFT)的影像学特点、临床表现和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病理确诊的SFT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临床特征和病理学表现。结果 27例SFT中,发生于胸部18例,腹部4例,腰骶部1例,盆腔3例,左肩后部1例。恶性8例,良性17例,交界性2例。CT扫描23例,均见包膜,其中16例良性SFT为边界清楚的类圆形肿块,大部分密度均匀,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6例恶性SFT边界不清,与周围组织粘连或侵犯周围组织,密度不均匀;1例交界性SFT边界清楚,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可见蛋壳样钙化。MRI扫描4例,肿瘤边界清楚,信号欠均匀,T1WI序列呈等或略高于肌肉组织信号,T2WI序列呈稍高信号,其中恶性SFT中可见不规则坏死区。27例SFT在增强扫描时均呈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不一,呈中至重度强化。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显示,CD34(+)22例,占81.5%;Vimentin(+)27例,占100.0%;CD99(+)27例,占100.0%;bcl-2(+)26例,占96.3%;CK(-)27例,占100.0%;S-100(-)26例,占96.3%。结论 SFT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CT和MRI可以对SFT进行明确的定位,确定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手术切除提供帮助。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