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山西大同侏罗系云冈组发育一套典型的砂质辫状河沉积。通过对8个野外露头剖面的观察、测量、室内精细解剖及相关实验测试,结合各个剖面点空间发育位置和地层对比分析,系统总结了出露沉积体的几何形态、尺度规模、岩石结构与沉积构造、岩相类型与岩相组合等特征。在研究区主要识别出10种岩相类型、8种岩相组合、5种四级储层构型单元(心滩、辫流水道、废弃水道、泛滥平原和决口扇)及落淤层。进一步分析认为,研究区发育10期主要的正旋回沉积韵律,河道经历了周期性的洪水期—枯水期交替,直至最终消亡的完整演化过程。心滩是各个时期最为发育的构型单元,与辫流水道、废弃水道、泛滥平原以及决口扇等间互伴生,周期性增长与消亡,形成了6个复合心滩,呈“泛连通体”结构。复合心滩和主辫流水道构成了砂质辫状河河道沉积的主体,并基于此建立了砂质辫状河沉积模式。该研究成果可对砂质辫状河沉积演化的分析、储层表征与建模的模式指导和定量参数的选取等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长江大学;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