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课后服务是学习意会知识的重要契机,可以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面向意会知识的课后服务是“双减”精神的内在取向,有着可行的实践条件,同时也是知识与能力本身发展的需要。意会知识下课后服务的应有样态表现在:强调亲身在场,呼唤身心合一的直观参与;强化交互,注重近距离的非正式传承;尊重非理性,避免苛求精准化评价;情境依赖,需要整体多样的环境支持。要实现这种可能,建议教育者:丰富符号世界,打造课后服务的意会形象;转变学习方式,推动课后服务走向以生为本;延展课程资源,在课后服务中秉持大课程观;探索循证评估,引导课后服务立足学生亲身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