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蚊虫群落结构分析

作者:易井萍*; 刘洁楠; 高美伶
来源:预防医学, 2021, 33(01): 84-86.
DOI:10.19485/j.cnki.issn2096-5087.2021.01.022

摘要

目的分析舟山市蚊虫群落结构,为精准防控蚊媒传染病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7—10月,在舟山市城镇居民区、公园、村庄和田地4种生境的蚊蚴孳生水体,采用勺舀法采集蚊幼虫标本并进行人工饲养,鉴定蚊虫的属、种和性别,统计羽化数、雌雄性比、水样p H值和优势种指数等,分析不同地区、生境蚊虫群落结构分布。结果共采集66份蚊幼虫标本,孵育成蚊618只,包括2亚科4属8种。白纹伊蚊是舟山市蚊类的优势种,优势种指数为0.557,水样pH值为7.368±1.168。按地区分布,定海区白纹伊蚊最多,占60.98%;普陀区白纹伊蚊最多,占62.11%;岱山县东乡伊蚊最多,占42.31%;嵊泗县骚扰阿蚊最多,占66.23%。按生境分布,白纹伊蚊在城镇居民区、公园和村庄最多,分别占90.55%、48.58%和37.88%;三带喙库蚊在田地最多,占41.10%。结论舟山市蚊虫优势种为白纹伊蚊,其中城镇居民区、公园和村庄白纹伊蚊数量相对较多,应重点防制。

  • 单位
    舟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