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太极拳结合弹力带抗阻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足背微循环功能的影响

作者:彭永; 朱欢; 刘尧峰; 吴香芝*; 周慧敏; 肖哲; 刘晓丽
来源: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23, 35(01): 77-85.
DOI:10.14036/j.cnki.cn11-4513.2023.01.009

摘要

目的:比较24周太极拳运动、太极拳结合弹力带抗阻运动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足背微循环功能的影响,并从血管内皮功能探讨运动改善T2DM患者足背微循环功能的机制。方法:将60名T2DM患者分为对照组、太极拳运动组、太极拳结合弹力带抗阻运动组。太极拳运动组受试者每周进行6次、每次1 h的24式简化太极拳锻炼。太极拳结合弹力带抗阻运动组受试者每周进行4次太极拳锻炼(太极拳锻炼方法同太极拳运动组),同时,每周进行2次、每次1 h的弹力带抗阻运动,2次弹力带抗阻运动训练间隔2~3天。对照组受试者保持正常的生活习惯不变。分别在运动干预前后对3组受试者的微血管反应性(MR)、经皮氧分压(TcPO2)、肌氧饱和度(SmO2)、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一氧化氮(NO)、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eNOS)、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等指标进行测试。运用协方差分析探讨运动干预后不同组间各指标的差异,运用t检验探讨组内受试者运动干预前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1)在运动干预后,太极拳组和太极拳结合抗阻运动组的体脂率、腰臀比、FBG、HbA1c、FINS、HOMA-IR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太极拳结合抗阻运动组的体重、BMI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太极拳结合抗阻运动组的HOMA-IR与太极拳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2)在运动干预后,太极拳组和太极拳结合抗阻运动组的MBP加热值、AVBC加热值、TcPO2和SmO2与对照组及运动干预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太极拳结合抗阻运动组的MBP加热值与太极拳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3)在运动干预后,太极拳组和太极拳结合抗阻运动组NO、e NOS、ET-1、VEGF与对照组及运动干预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24周太极拳运动和太极拳结合抗阻运动可显著改善T2DM患者的足背微循环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增强有关。但是2种运动方式对T2DM患者的足背微循环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干预效应无显著差异。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