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荞花型比率对其主要产量性状的影响

作者:马名川; 刘龙龙; 张丽君; 崔林; 周建萍; 马乐; 南成虎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02): 6-11.

摘要

甜荞栽培种有长花柱(Pin,P型)和短花柱(Thrum,T型)2种花型,理论上2种花型比率约为1:1。田间调查发现,不同甜荞品种的花型比率略有不同,且花型比率的不同对甜荞的产量有较大影响。为揭示甜荞花型比率与其主要产量性状之间的关系,进而为育种和生产上提供提高甜荞产量的途径和方法,本研究以‘蒙0208’、‘综甜2号’、‘品甜荞1号’3个甜荞品种为材料,以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2个产量性状为主要调查指标。通过构建T:P分别为1:9、2:8、3:7、4:6、5:5、6:4、7:3、8:2、9:1的甜荞花型比率,探讨甜荞花型比率与产量性状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花型比率为4:6或6:4时,3个甜荞品种的2个产量性状表现最佳。当花型比率为1:1时,P型花植株的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优于T型花植株,某种花型的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一般是在其占比少的时候表现更好。可以推断,当群体中T花型的比率高于80%时,甜荞的产量明显降低。

  • 单位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农业部